地藏菩萨本愿经



作者:实叉难陀

《地藏菩萨本愿经》,佛教经典,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共二卷(或作三卷),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国佛教界传诵较广,受到广大信众,尤其是净土信众的重视。


阅读

奋迅王问经



作者:般若流支

《奋迅王问经》,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等译,与《自在王菩萨经》同本


阅读

佛说无言童子经



作者:竺法护

《佛说无言童子经》,亦称《无言菩萨经》。佛教经典。西晋竺法护译。二卷。是《大集经》第六品《无言菩萨品》的异译本。说有太子名无言,佛为说善思惟生于正见等义,又为广说“信”、“进”、“念”、“慧”等四力


阅读

自在王菩萨经



作者:鸠摩罗什

《自在王菩萨经》,(经名)二卷,鸠摩罗什译。自在王菩萨请问自在法于佛,佛答以戒自在,五神通自在,乃至无碍慧自在等,及说菩萨之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阅读

虚空孕菩萨经



作者:阇那崛多

《虚空孕菩萨经》,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虚空藏菩萨经之异译也。


阅读

般舟三昧经



作者:支娄迦谶

《般舟三昧经》,3卷,又名《佛立三昧》,是一部专门讲一心念佛的证得念佛三昧的经典。由东汉时代月氏国的支娄迦谶大法师翻译而成。不同的译本还有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及笈多等翻译的《大方等大集贤护经》5卷。


阅读

贤愚经



作者:慧觉

《贤愚经》,一名《贤愚因缘经》,十三卷,是叙述因缘故事的典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凉州(今甘肃武威)沙门慧觉(一作昙觉)等译。汉译而外,还有藏文、蒙文译本。译者慧觉、威德等八人,曾西行求经至于阗(今新疆和田)大寺,遇见当地五年一次举行的般遮于瑟会。会中长老各讲经律,他们八人分别听了记录下来,译成汉文,于公元445年回到高昌,综集成为这一部经,又经过流沙,送到凉州,凉州名僧慧朗将它题名《贤愚经》。以后由凉州传入建业(今南京市)。这是此经的传译经过(见《出三藏记集》卷九《贤愚经记》)。


阅读

菩萨本生鬘论



作者:圣勇菩萨寂变圣天

《菩萨本生鬘论》,十六卷,前四卷圣勇菩萨造,后十二卷寂变、圣天造(今存金代复宋刻大藏本如此,又《至元法宝录》所说同)。宋熙宁年间(1068~1077)释绍德、慧询等分译。圣勇的年代不详,依西藏多罗那陀《印度佛教史》第十八章说,圣勇即马鸣异名。


阅读

佛本行经



作者:马鸣

《佛本行经》,佛教经典。又称《佛所行赞》。古印度马鸣著,北凉昙无谶译。5卷,以诗体叙述佛陀行迹并宣说佛教义理。有南朝宋宝云之异译本,7卷。亦有藏译本。此经在古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度流传极广。唐代义净说它“五天(竺)南海,无不讽诵”。


阅读

佛本行集经



作者:阇那崛多

《佛本行集经》六十卷,隋代开皇七年到十一年(587~591),阇那崛多译,僧昙、费长房、刘平等笔受。原有彦琼制序,今不存。本经是以昙无德部所传的佛传为主,集合摩诃僧祇、萨婆多、迦叶维(一作迦叶遗,迦叶惟)、尼沙塞(一作"弥沙塞")四部所传,以及《譬喻经》等异说而成的一部综合佛传,并以昙无德部的《释迦牟尼佛本行》的经名为本书名,而称为《集经》。


阅读


声明:小说屋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违背法律的资源,请立即通知我们。

小说屋©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