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闲斋笔记



作者:陈其元

本书是晚清笔记中史料价值和趣味性都较高的一种,作者出身于著名的海宁陈氏世家,一门显宦,结交极广,并久任中下层官吏,见闻颇多,故书中述清末官场轶事、典章制度、重要史事甚详。书中还收有地方民俗、中外交涉等资料。


阅读

蕉轩随录



作者:方浚师

 《蕉轩随录》,十二卷。清方浚师(生卒年不详)撰。方浚师字子严,咸丰举人,官至永定河道。此书杂记一些遗闻琐事,还有一些经史考证、诗文评论方面的内容。全书每卷有目次,记载较为杂乱,书中观点反对清代学者黄宗羲、阎若璩、包世臣等人的论述及学说,而盛赞吕留良、袁枚等人。有同治十一(1872年)年间刊本。


阅读

蕉轩续录



作者:方浚师

《蕉轩续录》清代古籍,作者方浚师。


阅读

榆巢杂识



作者:赵慎畛

《榆巢杂识》为笔记。清赵慎畛撰。二卷。慎畛字遵路,湖南武陵人。嘉庆进士。历任编修、御史、广西巡抚、闽浙总督等职。颇有政绩,撰述亦多。是书成于光绪间,凡八万余字。内容多记当时典章文物及名臣嘉言懿行。于塞外山川风土,亦有所涉及,记载翔实,文笔简洁,可供研究清代掌故。有光绪间浙江官纸总局铅印本,《笔记小说大观》本。


阅读

蕉廊脞录



作者:吴庆坻

 《蕉廊脞录》为笔记。近代吴庆坻著。八卷。作者在世时尚未定稿,卒后由其长子吴士鉴整理分类,由刘承幹校阅作序,为其刊行。刘序谓全书分为八类,“曰国闻,曰里乘,曰忠义,曰经籍,曰金石,曰书画,曰嘉言,而以杂记附焉”。“国闻”记同治以后政事。“里乘”记浙江人物遗事与名胜古迹。“忠义”记明末遗民最多。“经籍”、“金石”、“书画”记作者收藏或寓目之书籍版本、金石文字、书画真迹。“嘉言”记清人家训。内记“西泠十子”中丁澎轶事,记《清诗铎》编者张应昌身世,记杭州诸诗社,记《王荆公诗注》版本,记郝莲所选清人诗,记三多辑《柳营诗传》,均有文学史料价值。


阅读

檐醉杂记



作者:何圣生

暂无简介


阅读

悔逸斋笔乘



作者:李岳瑞

清末民初李岳瑞撰。书中多记晚清名宦、文人轶闻杂事,其中对清代围棋名家及棋坛流变的记载,尤为他书所罕见。今据《满清野史五编》本标点整理。


阅读

读通鉴论



作者:王夫之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69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中国复兴的大道。全书约60余万字,分为50卷,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目,共30目;目下又分作一个个专题;另在卷末附有叙论四篇。该书文采飞扬,议论纵横,新见迭出,论点精到,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也全面地反映王夫之进步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倾向。


阅读

庸庵笔记



作者:薛福成

《庸庵笔记》是晚清政论家薛福成的一部见闻笔记。此书体例、分类及编目虽皆由作者亲手所定,然生前未及刊行,后由其子薛慈明将遗稿交薛氏门人萧山陈光淞校理,于光绪廿三年(1897)刊行问世。先后有光绪廿三年遗经楼刊本、宣统二年(1910)扫叶山房刊本、上海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本,1935年鲍赓生新式标点,编入上海新文化书社“笔记小说丛书”,1937年又有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1983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丁凤麟、张道贵点校本。


阅读

归庐谈往录



作者:徐宗亮

清徐宗亮撰。二卷。成于光绪十二年(1886)。系作者见闻杂录,凡六十三则。卷一皆清军将领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用兵、任人、行政逸事。卷二记慈禧太后杀肃顺、官场杂事,以及广西风土、民情、边事和中法战争时刘永福、唐景崧、徐延旭等人琐闻。徐氏尝居胡林翼、李鸿章幕,与左宗棠关系尤密,故书中对清军内情亦有反映,如述湖广总督官文与胡林翼相互利用,湘、淮、川、楚军间之矛盾重重和湘淮军饷制优劣情况等,均可资参考。


阅读


声明:小说屋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违背法律的资源,请立即通知我们。

小说屋©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