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宗羲
一卷,清黄宗羲著。其书前列己说,后附《深衣》经文,并列朱熹、吴澄、朱右、黄润玉、王廷相五家图说,而各辟其谬。多排斥前人,而务生新义。但多臆断之说,如《深衣》明言深衣之“制十有二幅”,汉、唐诸儒皆沿以为说,此书则改为四幅之图,并为之说。
阅读
作者:黄佐
七卷,明黄佐著。正文六卷,首为《乡礼纲领》一卷,讲立教、明伦、敬身;次以冠礼、婚礼、乡饮酒礼、丧礼各为一卷,各略列条教,取当世可行而不违古者为说;后以乡约、乡校、社仓、乡社、保甲为一卷。末附《士相见礼》、《投壶》、《乡射礼》。
作者:戴震
清戴震著。三卷。撰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后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写定为《孟子字义疏证》。共有答问二十五条,后删去三条,又增加二十六条,即为《绪言》。其观点与《绪言》、《孟子字义疏证》一致,表明作者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已基本确立。书中关于认识论问题基本未涉及,对天道性命及理欲等问题的阐述亦不如《绪言》、《孟子字义疏证》全面成熟。戴震本人及其后学均未明确提及此书。最早刊于1942年四川省立图书馆编《图书集刊》创刊号,收入1961年中华书局《孟子字义疏证》和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戴震集》中。
清人戴震著,3卷。该书集戴震思想之大成,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哲学思想,也表露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提出了改良社会的主张。因抨击理学“以理杀人”,当时颇受冷落,戴氏弟子对此书亦多持不同意见。在百余年后引起反响,影响及于今日。梁启超称其:“字字精粹……实三百年间最有价值之奇书也。”
作者:姚士粦
明姚士粦輯。共一卷。三國吳陸績曾著《周易註》,宋時已亡。此編採陸德明《經典釋文》、李鼎祚《周易集解》及陸績《京氏易傅註》,輯錄成書,凡一百五十條。明樊維成《鹽邑志林》收入,另有清《漢魏二十一家易注》本、《占經解彙函》本、《玉函山房輯佚書》本、黄奭《漢學堂叢書》本、張惠言《易義别錄》(第六卷)本。
作者:苏舆
《春秋繁露》注释本。十七卷。清苏舆注。成书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苏舆,字厚康,又字厚庵。湖南平江人。清光绪进士。后改庶吉士,做过邮传部郎中。王先谦之门人,政治上反对戊戌变法。苏舆自少年起就喜读《春秋繁露》,最初读的是凌氏注本,但由于注释中索引内容之广而不得要领。后来阅过其他注释本以后,才逐渐得其要旨。继而作《春秋繁露义证》,以供后人之考用。
作者:王世贞
域外地理著作。明王世贞(1526—1590)撰。二卷。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官刑部主事。著有《弇山堂别集》、《弇州山人四部稿》等。是书约成于嘉靖中,一万一千余字。记事止嘉靖十六年(1537)。
作者:郭庆藩
注释书。清郭庆藩撰。中华书局本10卷。书前有王先谦所作序,赞是书较旧注“附之以文,益之以博”。又有晋郭象、唐成玄英分别所作《庄子序》。书中于《庄子》经文下依次列郭象注、成玄英疏、陆德明音义,并间采清卢文绍、王念孙、王引之、郭嵩焘、俞樾等人说,置于疏或音义之下。训诂著作。汇聚了郭象注、成玄英疏和陆德明音义并以“注”、“疏”、“释文”标明;又采用卢文弨的校勘、王念孙和俞樾等人的考证并注明姓氏;作者则以“庆藩案”阐明自己的观点。该书收集《庄子》旧注甚为详备。有《诸子集成》本。
作者:蒋骥
画学论著。清蒋骥撰。一卷,凡二十七则。提出人物画的“传神以远取神法”、“凡传神须得居高临下之意”。“神在两目,情在笑容”。“用笔以洁净为主”,“笔底深秀,自然有气韵,此关系人之学问品诣”。反映中国人物画传统的传神美学的进一步深入。
作者:朱世杰
《算学启蒙总括》,作者朱世杰。该书三卷,二十门,书中涉及四则运算,开方,天元术以及垛积等多方面的数学内容。该书由浅入深,是一部很好的启蒙读物。
声明:小说屋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违背法律的资源,请立即通知我们。
小说屋©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