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简介:《古谣谚》清代咸丰间年杜文澜(1815-1881)主编专收古代歌谣谚语的总集。书中的谚语主要是关于农事活动﹑气象占验﹑地方风土﹐以及各种社会生活经验等的作品。 《古谣谚》引述著作八百六十余种,搜集古籍中所引谚谣从上古到明代共三千三百余首,并逐条注明出于何书和有关史事。所收的一部分谚语和大部分民谣﹐都直接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包括农民起义)有关﹐或是赞美颂扬﹐或是讽刺揭露。童谣则多为预言或直接揭示某些朝代的兴亡﹑历史人物的成败﹐以及社会战乱﹑自然灾变的前兆或验证等等。 《古谣谚》辑录古代谣谚﹐以作品初作之时是否发乎语言为主要标准。对于歌谣﹐它根据古代有徒歌与合乐的分别﹐只收属于徒歌的谣﹐对于谚语﹐它兼收“彦士典雅之词”和“传世通行之说”。……
作者:佚名
简介:小说写的是明朝山东泰安州乡民白双山夫妻,因为天旱,颗粒无收,被双双饿死,留下了个十二岁的女儿。一天,一位僧人经过泰安州,见白双山女儿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遂起恻隐之心,将其带到泰山,交给一位叫真如法师的僧人收养,真如法师为其取名莲岸,莲岸自此就在真如法师的教导下修行学佛。六年之后,莲岸十八岁时,她告别真如法师,下山访道,自创门户。在路上,她遇到了一位白猿大仙,大仙送给她一卷天书,叫《白莲经》。莲岸如获至宝,刻苦揣摩,从而学会了神通法术。后来,官逼民反,她聚众起事,与官府作对,带领造反者占领了柳林寨,创立教门,成为白莲教的开山祖师白莲大师。开封府有一下级军官崔世勋,被调到陕西去任总兵,镇压白莲教军队。崔世勋有一女儿,名叫香雪,已经许配给寄养在崔家的王昌年为妻。崔世勋带兵出征后,香雪的庶母焦氏与其子焦顺就在家中欺负香雪和王昌年。……
作者:佚名
简介:关尹子(文始真经)以独特的视角将‘道“的广阔无边的玄意天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其书文辞沈博绝丽,意境深远隽永,从做事读书到待人接物,从日常生活到思想修养,从事理到道理,极大地体现了‘道”的内涵。书中有不少警句,如’勿轻小事,小隙沈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勿轻小人,小人贼国’等等,是上古先民长期的经验智慧积淀。对执政,经商者无疑于常鸣的警钟。古代隐士对关尹子推崇备至,谓道家大藏千万卷,最精微者《关尹子》书也。 所谓“文始”,意为文明之始。因为他接受了老子的教诲,从而开发智慧,修证大道,得到成就,正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此经分为九篇,阐述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以养性为中心思想,体会虚无中的真实。……
作者:佚名
简介:《甘泽谣》,唐朝袁郊撰写的传奇小说集,共一卷。 《甘泽谣》是晚唐较为突出的一部传奇小说,其中皆是怪异内容和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其中《红线》﹑《懒残》﹑《陶岘》诸篇,叙事文笔华美,设想超奇,为唐人小说之上乘之作。关于《甘泽谣》的成书,《直斋书录解题》称作者“咸通戊子自序,以其春雨泽应,故有甘泽成谣之语,以名其书”,可知此书成於咸通九年(868)。《郡斋读书志》著录《甘泽谣》“载谲异事九章”,今存八篇,疑所缺的一篇,即袁郊的“自序”。 《甘泽谣》中的《红线传》艺术上亦有独到之处。它一反唐传奇写人物故事多为纪传式结构模式,将故事时空重加安排,以牵动读者。传说中的唐代女侠红线,原系潞州节度使薛嵩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将并潞州。嵩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乃夜到魏郡,入田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嵩复遗书承嗣,以金盒还之。承嗣遣使谢罪,愿结姻亲。红线也辞去,不知所终。此篇把对红线身世的交代,放在故事结尾,从而集中表现她以侠解围的壮举。对于红线深入敌营这一关键情节,作者采用倒叙手法,并改用第一人称,让当事人直接叙述,更增加了故事真实性。其自述归程一段,将内心独白和环境描绘交织在一起,并采用上则骈散结合语言,极富文采和感人魅力。红线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杰特的侠女形象。一个急人之难、艺高胆大的文学符号。……
声明:小说屋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违背法律的资源,请立即通知我们。
小说屋©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