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简介:《周易略例》,《周易》义释本。具体成书年代不详。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的著作。为王弼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一组论文,共7篇。 《周易略例》有《明彖》、《明爻通变》、《明卦适变通爻》、《明象》、《辩位》和《卦略》六篇。每篇都集中论述某一易学问题,篇幅都较短。 《周易略例》共有七篇文章,各有重点。《明象》论卦,《明艾通变》论艾,《明卦适变通交》论卦与艾的关系,《明象》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辨位》阐述他对“同功异位”的独到的见解,《略例下》杂论各种体例、《卦略》列举了十一卦的卦义,是全文的总序。?这七篇文章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序列,总的目的是想通过对《周易》体例和卦艾结构的研究,把象数形式完全改造为表现义理的一种工具,以恢复《易传》中原有的卦义说。王弼在《周易注》中展开他的玄学体系,就是以卦义说为主轴的;而卦义说所依据的解释学的原则,就是通过《周易略例》的研究而后确定下来的。……
作者:佚名
简介:《易图通变》阐述道教易学(数学派)和融通《老》、《易》的道书,五卷,宋末元初道教易学象数学家(尤精数学)空山先生雷思齐著。此书是宋易象数学派:理论的名著,更是道教易学中深究“数学”的代表作。内述《河图》、《洛书》、参天两地倚数之图、错综会变等图、河图遗论等。尊崇《老子》、融通《老》、《易》之学。合儒:苦之所同;并阐发陈抟图学,图文对照,别具风格。推崇数学,认为“数为天地理”、“数生象”、“极其数然后能定天下之象”;从“数学”角度解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天地之理皆有“数”的规定性,阴阳卦象、方位、四季、万物都是“数”的递增法则陆续产生的。雷氏以“道一”为宇宙生成发展的根源,认为“一”自身分裂为“二”,为其自身树对立面,所谓“起自为之对”,又自身增而为“三”(“二”与“中合”而为“三”),以其自身之分裂与增殖,演绎宇宙万物产生的过程。雷氏摄《易》以丰富道教义理,以《易》释《老》,弘光道教尊《老》的根本信仰,对道教义理发展有深远影响。明《道藏》太玄部“若”字号收载。 此书以“河图”为纲,开篇首列“河图”,继而解说论证。其最大特色就是把“河图”的五十五数分为本数与虚数。所谓“本数”,就是布于图之四方、四维之数,共为四十。四方即东西南北;四维即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北方之数为一,东方之数为三,南方之数为九,西方之数为七,东南方之数为四,西南方之数为二,东北方之数为八,西北方之数为六。四个奇数一、三、七、九之和为二十,四个偶数二、四、六、八之和亦为二十,所以称“四方、四维共四十”。所谓“虚数”,是指居于河图中央的“天五”与“地十”。 本来,这两个数也是一奇一偶,与其他自然数并无区别。谓之“虚”,是说它们既存在,又不存在。从河图的卦位上看,东西南北均无五与十之数;再从八卦之数看,坎为一,离为九,震为三,兑为七,艮为八,乾为六,巽为四,坤为二,亦不见十与五。这就是所谓“四象无五,八卦无十”。但从八卦阴阳奇偶的内在联系看,五与十这两个“河图”之虚数又是存在的。例如,坎卦之数为一,向乾卦方向运行,成六,中含五。再如离南一数、坎北九数相合便是十。其余类推。……
声明:小说屋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违背法律的资源,请立即通知我们。
小说屋©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