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简介:《玉台新咏》是一部汉代至南梁的诗歌总集,学界曾公认徐陵于公元6世纪辑成,但近年考证,应是徐陵作序,由张丽华辑成。共收汉至梁代共690首诗,以绮艳的宫体诗为主。 本书编纂的宗旨是“选录艳歌”,即主要收男女闺情之作。 从内容的广泛性看,它不如成书略早的《文选》。但它和“以文为本”作为收录标准的《文选》比较,也有独自的特色。如它不如《文选》那样选录歌功颂德的庙堂诗。入选各篇,皆取语言明白,而弃深奥典重者,所录汉时童谣歌,晋惠帝时童谣等,都属这一类。又比较重视民间文学,如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首见此书。 它重视南朝时兴起的五言四句的短歌句,收录达一卷之多,对于唐代五言绝句这一诗体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它不如《文选》那样不录在世人物之作,选录了梁中叶以後不少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作比“永明体”更讲究声律和对仗,可以较清楚地看出“近体诗”的成熟过程。书中收录了沈约《八咏》一类杂言诗,也可以据此了解南朝末年诗和赋的融合以及隋唐歌行体的形成。 《玉台新咏》所选诗篇又有可资考证﹑补阙佚的,如所收曹植的《弃妇诗》,庾信的《七夕诗》,为他们的集子所阙,又如,班婕妤﹑鲍令晖﹑刘令娴等女作家的作品,也赖此书得以保存和流传。 《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於春秋战国之间外﹐其馀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内容中多收录男女感情的记述表达,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刻画出古代女子丰富的感情世界,也展示出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作者:佚名
简介:《越绝书》是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又名《越绝记》,全书一共十五卷。该书杂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的史实,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被誉为“地方志鼻祖”。 关于书名由来“越绝”,首篇《外传本事》说:“越者,国之氏也。绝者,绝也,谓勾践时也。”“贤者,所述不可断绝,故不为记明矣。”清代的俞樾对此作了解释,这是说《春秋》绝笔于获麟之绝,其意在记吴、越之事以续补《春秋》,而重点更在于越,故曰,“越绝”。 此书原为三十五篇,所谓“旧有内记八,外传十七”;北宋初亡佚了五篇,现今只剩十九篇。其中首尾两篇属于序跋性质,中间十七篇有内经、内传和外传,显得比较杂乱。但《外传本事》解释说:“经者论其事,传者道其意,外者非一人所作,颇相覆载,或非其事,引类以托意说之者。”这一方面说明其材料来源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说明了,作者著书的意图,每篇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所谓“观乎太伯,能知圣贤之分”,“观乎九术,能知取人之真,转祸之福”等等。……
作者:佚名
简介:玉蟾记(又名《十二缘评话》丶《十二缘美女玉蟾缘》丶《十二缘玉蟾记》)版本: 光绪元(1875)年重镌本。六卷五十三回。作者: 题“通元子黄石着,钓鳌子校阅,餐霞外史参订,红杏道人校字”。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作者为崔象川。内容:叙述张昆与十二美女铲奸除恶最终完婚的故事。故事背景是明朝嘉靖皇帝在位二十年后,奸相严嵩乱政,忠臣良将纷纷牺牲卫国的故事,全书结构严谨考究,文句平易近人,寓含果报醒世深意于其中,实为一耐人寻味之古典小说佳作也。 《玉蟾记》写明代大将军张经之子张昆与十二美人的奇遇,故又名《十二美人玉蟾缘》。缘分天合,情深意浓,狂落花蒂,大饱艳福,实为温柔乡里的状元榜,绝代情怨的演绎。 《玉蟾记》共分六卷五十三回,是作者主观思想观念的故事化演绎,带有才子佳人、劝善讲俗和神摩武侠小说融和的倾向,且在具体细节和人物描写上所体现的道德评价和善恶观念贯穿全书。……
声明:小说屋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违背法律的资源,请立即通知我们。
小说屋©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