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



作者:佚名

《通玄真经》即《文子》。文子学派思想尚阳。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家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北魏李暹注《文子》称,计然就是文子。文子是春秋时人,属道家系统,著有《文子》一书。唐玄宗美其名曰《通玄真经》,为道教四部圣典之一。柳宗元始疑其伪,千年来遂质疑不断。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就包括《文子》一书。这段公案才告一段落。《文子·上德》篇有明显的《易传》特色。《上德》解易与《彖》、《象》为同一思想脉络的发展。……


阅读

太乙金华宗旨



作者:佚名

  简介:《太乙金华宗旨》是道家修身养性的书,教人清心寡欲,做一个有智慧、有道德的人。为明清扶乩托名吕祖所作与《唱道真言》、《道乡集》、《大成捷要》、《古书隐楼藏书》为明清道家经典著作的代表。《太乙金华宗旨》较少用及铅汞、龙虎、坎离等名相,以道教内丹金丹(金华)之修炼为主,而以儒书、佛书相辅做说明,文较易懂。荣格的《金花的秘密》出版后,轰动欧洲,成为畅销书之一,前后出版次之多。后又翻译英文,畅销到全世界。日本人又从德文译成日文,在日本也极为畅销,体现了荣格曼陀罗思维。……


阅读

太上老君内观经



作者:佚名

《太上老君内观经》继承发展战国道家祖师列子的养生思想,义理通明,文字优美通畅,韵古义幽,言简意深。若以传统经典来修持,对精神灵性修持上的提升,将会有所极大收获。若当古文来细细欣赏品读,可谓中华文字组合上的极致美感体现。千百年来,获得精神悟境的圣哲,文字大智慧皆从心念自然流露。由内而外,无不宁静无为;起思动念,无不利益众生;神思所到,无不字字精巧,句句玑珠,当中不含一丝瑕疵。无事偶来品读,犹如把玩一块温润无瑕的美玉。此经以修心为修道之说,宋金以来对道教诸派尤其全真一派之教旨影响颇大。……


阅读

素书



作者:佚名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本原。……


阅读

四教义



作者:佚名

简介:《四教义》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的重要著作。是有关天台宗“判教”学说的论著。……


阅读

清静经全文



作者:佚名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仅五百九十一字。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清静经》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无形”而定了全经格调。经文不讲有为的修养方法,而是要人从心地下手,以“清静”法门去澄心遣欲,去参悟大道。经中以发挥“清静”两字为主,简明地叙述了道家修心养性的基本原则。……


阅读

顿悟入道要门论



作者:佚名

  简介:《顿悟入道要门论》相传为唐代高僧大珠慧海禅师所作,分为上下两卷,以对话形式阐明修行解脱之根本。  《顿悟入道要门论》对南宗的顿悟禅法作了独特的发挥,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作者大珠慧海神禅师继承慧能、神会以来的心性学说,将般若空观与心性解脱结合一起,进一步阐述无住、无念、无心,提出“一切处无心”,在修行上主张“不随外境”,行住坐卧皆是“性用”,构成了江西系的主要禅风。……


阅读

道德经



作者:佚名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阅读

抱朴子



作者:佚名

《抱朴子》是东晋葛洪撰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是东晋道家理论著作。《抱朴子》今存“内篇”20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自称“属道家”;“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自称“属儒家”。“外篇”中《钧世》、《尚博》、《辞义》、《文行》等篇有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


阅读

止学



作者:佚名

《止学》系古籍专家马先生有关传统谋略学中最有价值的整理,它不仅是传统文化关于“止”之思想集大成者,而且具有传统谋略学。凡按本书要旨去做的人,均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成就。最著名的例子当属为政的曾国藩和为商的李嘉诚。……


阅读


声明:小说屋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违背法律的资源,请立即通知我们。

小说屋©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