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在这本书中,福塞尔以其特有的机智和尖刻的文笔,淋漓尽致地向人们展示美国人的感知和品味的不可救药。整个社会都被浮华的空虚和美丽的垃圾所淤塞。恶俗无所不在,从广告、银行、餐馆、交通,到思想、文学和高等院校,到处都是俗艳、伪善、愚昧、无知和外强中干。恶俗在游荡,而人们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簿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这就是大众社会的文化景观。你无可逃避,因为你生活在这样一个虚假的年代。一本尖刻的区分文化品味的专家指南。所谓恶俗,是指某种虚假、粗陋、毫无智慧、没有才气、空洞而令人厌恶的东西,但是,有很多人竟会相信它们是纯正、高雅、明智或迷人的。一切物品都散发着艺术的、社会的、或道德的意味,而人所染指的每一件物品,似乎都是为了掩隐其糟糕或恶俗。在一个竞相将空洞和垃圾似的物品标上高价的时代,保持高度警惕区分何为恶俗,是时下“生活乐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佚名
在《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人》中,威尔斯的想象力再次凌空翱翔,在宇宙间纵横驰骋。小说讲述了科学家卡沃尔研制成一种能阻挡万有引力的物质,并用它制造出一只飞行球,与朋友贝德福一同前往月球探险。登月后,两人遭遇月球人的追捕,贝德福得以逃生,返回地球;卡沃尔不幸被捕,囚禁在月球的地下世界,之后他又向地球发回信息,描绘月球人的身体构造和社会结构。此书把读者引入了奇幻的月球世界。月球人根据各自担任的社会职责,用生物药剂刺激某部分器官畸形发展,如数学家的脑袋硕大无比,但四肢萎缩,警察肌肉发达,邮差腿脚细长等等。读者不难看出这些奇形怪状的月球人影射了从事各种职业的现代人。威尔斯用夸张的笔触抨击了现代社会分工对人类的扭曲和戕害。再者,小说中惊心动魄的追击场面,无懈可击的逻辑推理,瑰丽多姿的月球风光也是科学小说迷们所津津乐道的。难怪有的评论家称威尔斯的科学小说作品“是幻想达到了高度的自由,经岁月之水洵洗后依然散发着不可泯灭的艺术光彩”。
作者:佚名
《蝴蝶梦》原名《吕贝卡》,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发表于一九三八年,已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再版重印四十多次,并被改编搬上银幕,由擅长饰演莎士比亚笔下角色的名演员劳伦斯·奥利维尔爵士主演男主角。该片上映以来久盛不衰。达夫妮·杜穆里埃在本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此人于小说开始时即已死去,除在倒叙段落中被间接提到外,从未在书中出现,但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并能通过其忠仆、情夫等继续控制曼陀丽庄园直至最后将这个庄园烧毁。小说中另一女性,即以故事叙述者身份出现的第一人称,虽是喜怒哀乐俱全的活人,实际上却处处起着烘托吕蓓卡的作用,作者这种以“实有”陪衬“虚无”的手法颇为别致。
作者:佚名
《红处方》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毕淑敏的代表作品之一,本书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美丽端雅的军医简方宁从边疆复员之后,应聘一家戒毒医院任院长。她怀着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拯救了不少迷途知返的吸毒者,医院的影响不断扩大,带有独创性的中药戒毒方案的研究实施也已初见成效。但就在这种时候,一个名叫庄羽的女吸毒患者暗设机关,使女院长也染上了根本无法戒除的毒瘾。简方宁怀有崇高的理想,蓄有高贵的灵魂,受到此种致命的打击,当然不能也不愿作为一个不能感知欢乐与痛苦的苟活者偷生于世,于是,毅然决然地以自杀的方式去殉自己圣洁的事业,以此昭示人类的意志远超于毒品之上的强力。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简方宁的好友沈若鱼以一个“特殊患者”的身份潜入病院,窥见了形形色色的吸毒病人及其演出的光怪陆离的故事,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好友高洁的情怀与博大的胸怀,在参加好友的葬礼之后,决定继续她的事业,完成她的未竟之志。
声明:小说屋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违背法律的资源,请立即通知我们。
小说屋©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