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兴嗣:《千字文》



作者:佚名

    《千字文》流传至今一千五百多年了,全书虽只用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但却有相当的知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毛泽东就很看重《千字文》。他说《千字文》里讲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历代大书法家里有很多人用多种字体书写过《千字文》,成为传世的名帖。在《千字文》初行的时代,作为家庭教育的启蒙课本,还有其他几种,如《字训》、《幼训》、《字统》等等。历史排沙而简金,《字训》等湮没无闻,独《千字文》奕世而流传,孰沙孰金可立判矣。


阅读

中国佚名:《名贤集》



作者:佚名

    《名贤集》是南宋以来流行在民间的一种通俗读物。作者不详。里面收集了一些格言、诗句、谚语等。其中有些内容属封建说教,有些还渗透了佛、道两教的因果报应等思想。《名贤集》以历代名人贤士的名言善行,讲述了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阅读

中国李翰:《蒙求》



作者:佚名

      《蒙求》是唐朝李翰编著的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儿童识字课本。       李翰《蒙求》全书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总计2484字。全书所讲的,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也包括一些传说人物故事,其中有表现某种可取言行的,有带有激励劝勉意味的,有文学上脍炙人口的轶闻,如“王商止讹”、“西门投巫”、“孙敬闭户”、“屈原泽畔”、“绿珠坠楼”,其中很多成为后来《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取材的来源。如“女娲补天”、“长房缩地”、“杜康造酒”、“蔡伦造纸”等。从思想内容上看,自然难免有一些宣扬封建思想意识的东西,但跟其他许多蒙书比较,李氏《蒙求》还是属于取材较好、境界较广的一种。 


阅读

中国佚名:《百家姓》



作者:佚名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


阅读

希腊荷马:《奥德赛》



作者:佚名

     《奥德赛》(ΟΔΥΣΣΕΙΑ,Odusseia,Odyssey,又译《奥德修记》),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续集。《奥德赛》着重描写了奥德修斯10年海上漂泊中最后40天的事情:奥德修斯历尽艰险最后到达斯刻里亚岛,受到国王菲埃克斯的隆重接待,酒席间应邀讲述他遇风暴、遇独目巨人、遇风袋、遇女妖、遭雷击等海上经历。后化装乞丐返乡,设计比武射杀了聚集在他宫中向他妻子逼婚的众多贵族,并与忠贞不渝的妻子佩涅洛佩和勇敢的儿子忒勒马科斯团圆。《奥德赛》以海上冒险和家庭生活为中心,描写奥德修斯的不畏艰险和佩涅洛佩的坚贞,歌颂了智慧、勇敢和忠诚。


阅读

英国莎士比亚:《麦克白》



作者:佚名

    《麦克白》(Macbeth)是莎士比亚最短的悲剧,四大悲剧之一,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此部作品经常在世界各地的专业和社区剧院上演。这出戏剧是典型的因权力的渴望而背弃朋友的故事。它大致根据苏格兰哲学家赫克托·波伊斯的《苏格兰国王麦克白》而写成。


阅读

英国莎士比亚:《李尔王》



作者:佚名

    《李尔王》也是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叙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意欲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赢其宠信而瓜分国土,小女儿考狄利娅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而一无所得。《李尔王》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动荡不安的英国社会的面貌,也是作者对专制王权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歌颂。


阅读

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作者:佚名

     《哈姆雷特》写于1601年,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之一。故事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悲剧《哈姆雷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17世纪之间英国的社会生活,从宫廷到家庭、从军士守卫到人民造反、从深闺到墓地、从剧场到比武场,这么广阔的社会背景,构成主人公的典型环境。戏中有三条复仇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雷特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替斯和福丁布拉斯复仇为副线。《哈姆雷特》的语言丰富有力、生动感人。剧中第三幕一场哈姆雷特的那段“Tobe,ornottobe”的独白,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揭露性,可以说是一切戏剧独白中最伟大的千古绝唱,读来使人回肠荡气,击节赞赏。


阅读

英国莎士比亚:《奥赛罗》



作者:佚名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大约于1603年所写作的。目前所知这出戏最早于1604年11月1日在伦敦的WhitehallPalace首演。《奥赛罗》是多主题的作品,其中包括:爱情与嫉妒的主题、轻信与背信的主题、异族通婚的主题等等。


阅读

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佚名

     《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原名为《TheMostExcellentandLamentableTragedyofRomeoandJuliet》,简写为《RomeoandJuliet》,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一对仇视家族中的一男一女戏剧性的相识、相恋,后来遭遇很多打击的考验,没有破坏他们牢固的感情,但最后因为误会双双殉情。双方家族摒弃仇恨,讴歌了人类伟大的爱情以及诠释了世俗的残酷。     《罗密欧与朱丽叶》曾被多次改编成歌剧、交响曲、芭蕾舞剧、电影及电视作品。法国作曲家古诺曾将此剧谱写为歌剧,著名的音乐剧《西城故事》亦改编自本剧。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谱有《罗密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作曲家普罗高菲夫则为该剧编写芭蕾舞乐曲,均获得大众的喜爱。而1996年电影版名为《罗密欧与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由好莱坞艺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及克莱尔·黛恩斯主演,于1997年柏林影展获得多个奖项。


阅读


声明:小说屋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违背法律的资源,请立即通知我们。

小说屋©为您服务